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凭借卓越的性价比优势,逐步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徐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更是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开启了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然而,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进程中,商业外观保护这一关键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美国市场面临的重大挑战。
美国的商业外观制度源于《兰哈姆法》,其对产品或服务独特视觉形象的保护,旨在维护市场秩序、防止消费者混淆并保障品牌商誉。但对于多数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而言,对商业外观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部分企业甚至对“商业外观”的概念一无所知。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频繁遭遇商业外观侵权起诉,不仅承担了高额的赔偿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与市场拓展节奏。
鉴于此,本书系统梳理了美国商业外观的概念、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美国商业外观保护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并结合卡特彼勒、迪尔公司等典型案例,提炼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八个美国商业外观相关的典型案件,通过对案件基本信息、法律分析及经验启示的详细解读,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参考。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深入理解美国商业外观制度,增强商业外观保护意识,有效规避侵权风险,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激烈的美国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附件下载(请点击后缀网址):中国工程机械领域面临的美国商业外观 保护挑战与应对策略/uploads/soft/250930/1_1433372841.pdf
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徐州分中心
2025年9月